罗小黑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在这个追求中国风就一定要有襦裙,雕栏玉彻年代,罗小黑完美还原了中国农村城市的风貌。
比如小黑因为躲无限蹲进下水道里,然后去河边洗澡,旁边的老奶奶和小孩就觉得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幕,亲切感很浓。
还有无限小黑住酒店那一幕,虽然镜头一直在无限身上,但通过灯的开关还有小黑弄出的声响,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象出小黑第一次入城的好奇以及天性的顽皮。
但这些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的,就是我们对电影里的场景(酒店的坏境)十分熟悉,才能脑补出那么多情节的。
另外有一点十分亲切得地方就是地铁上的父亲质问捉走小黑的人这是不是你的孩子,一开始觉得台词有些突兀,但细细想来,这就是中国啊,这才是中国风啊
引用b站上的一个评论:当他们把地铁打烂的时候,我身子立马就直了“三号线炸了我明天怎么上班啊?”
——分—割—线——
另外分享一个小彩蛋
电影末尾无限把带过小黑的木筏和小绵羊都放进灵质空间了
(其实小绵羊应该也算中国风特色哈哈哈)
——分—割—线——
知乎小透明第一次拿那么多赞同。。谢谢大家,发现好像有点文不对题,来补充一些东西
——分—割—线——
首先毋庸置疑小黑是一部无论内在外在都十分优秀的电影
小黑观影过程中,前中期靠笑点和萌点。因为画风真的贫穷,制作组也是真的贫穷,所以不能像一般动画电影一样用绚丽的色彩引人入胜的同时介绍背景人物。导致前期节奏其实有点慢热。
而从上岸开始,浓郁的生活气息就开始把观众带到电影里了,满屏的中国乡土气息,对国内观众而言是不可言说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对外国观众来说也是十分新奇有趣的。
另外也许是因为中国风浓郁的原因,全程电影声优没感觉到一丝的尴尬,我常年看日漫,从秦时明月开始关注国漫,国漫一开始得配音真的是惨不忍睹特别尴尬啊,即使是现在不少番剧依然存在配音的问题。但罗小黑完全不出戏!
可小黑从点映到上映,口碑一直处于爆棚的状态,但小黑的成绩却远远小于观众预期。
这是为什么呢
从故事情节上来说 除前期(海上航行前)节奏偏慢慢外松弛有度一波三折,
其精神内涵也是十分有力引人深思的善恶好坏怎么区分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小黑,你能分清好坏吗"
“风息不是坏人,你也不是”
“人类迟早有一天会把地球全部占领,到时候我们妖精要去哪”
可那么优秀的剧本设计,为什么票房反而那么少呢。
个人觉得有两个因素,并且两个因素相互促进,导致了自来水变成粉丝圈子里的自嗨,但却很少很少吸引外围观众
- 一是画风
由于制作组的贫穷,罗小黑电影虽然比起动漫来说有很大进步,应该投经费的打斗也非常流畅刺激。但架不住总体画风讨喜度比起其他动画电影特别是和打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大鱼 大圣 君名比起来还是低了一个档。
所以就算我想推荐给其它人,也存在一个问题,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花时间花钱去电影院看一部经费不足,画风好像不怎么精致的电影,况且太海报太粗糙了。。更容易给人画风不好的感觉…
- 二是宣传
首先,还是海报太普通了,平平无奇,看完电影出来再看海报回顾无限和小黑的经历是很感动,但这是看完电影之后了,当时我就在想,导演是不是想着电影就拍給粉丝看看,其它人就算了。。
假设海报里小黑换成猫形态,首先就能吸引一批喜欢可爱元素的观众,小黑表情包也偶尔能看见张,可以给人眼熟的感觉,眼缘有了,票房也有了
然后其他方面的宣传导演也是直接放弃的(可能还是经费原因)
于是画面让路人没眼缘,也没有宣传让路人有进一步了解电影的想法,对小黑没眼缘没兴趣看完海报预告可能觉得画风不精致就更不想看
于是小黑就成了粉丝圈里的自嗨了。。
所以一个监督的评价也许能让他的粉丝对电影感兴趣吧,但电影高票房还是不能只靠圈内粉丝啊,必须走出圈去,但目前来说我觉得想让小黑走出圈外
还得多几个新海诚之类的导演
或者宫崎骏老爷子化身自来水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