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说到日本最知名的产业,可能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动漫和AV。(不要问我AV是什么→_→)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小小的日本岛国除了动漫和AV产量惊人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国和食鲸国,商业捕鲸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图片出自网络,日本捕鲸业
期间,有个叫“海洋守望者协会”的组织一直在跟日本捕鲸船斗智斗勇,成了足以和银河护卫队相媲美的“海洋护卫队”。
然而这两天,君君却瞄到个新闻:
2017年8月29日,该组织的创始人声明:
由于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动用军事装备保卫日本捕鲸船,协会决定取消今年在南极海域追踪日本捕鲸船的活动。
现如今,跟日本捕鲸船斗了十几年的海洋英雄,也终于斗不动了。不知以后还有谁能阻止日丧心病狂的捕鲸活动?
今天,君君就安利一部和捕鲸有关的电影:
《海洋深处》I 2015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这是美国拍摄的一部冒险动作片。单看海报,跟星爷的《美人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不光是海报,两部电影在主题上也很相似,都和海洋保护有关。
电影《海洋深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虽然是小说,讲述的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埃塞克斯号"捕鲸船事件。
当年,这艘捕鲸船在南太平洋遭遇鲸鱼攻击而沉没,20名船员在海上漂流90天。
其中只有8人幸存,他们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吃了同伴的尸体。
故事发生在200年前北美。那个时候工业发展迅速,人们对照明用油、机械润滑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当时没有石油生产,于是鲸油成了抢手货,捕鲸业也成了利润丰厚的产业。
美国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捕鲸大国,捕鲸船遍及全世界,航行在最遥远的海域。
"埃塞克斯号"就是其中一艘。
经过两个月的捕杀,船员们大约捕获了11头鲸,炼出了450桶油。
但这对他们来说远远不够,他们的目标是抹香鲸,因为油脂最丰厚,利润也最高。
就在他们疯狂猎杀的时候,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头鲸被惊动了,它一路尾随,狠狠攻击了猎杀者。
船员们死的死、伤的伤。
最后只剩下20个人,分别在三艘小船上各自漂着,听天由命。
求生途中,四周的威胁源源不断:
(火灾)
(暴风雨)
(头鲸接二连三的攻击)
仅剩的20个人迅速在减少,侥幸存活的人接下来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食物不多,淡水也不够分,每人每天只能吃一小块硬饼干,喝几口淡水。
对于重伤的同伴,有人同情,也有人窃喜——又少了一个跟自己抢饭的家伙!
当食物即将被消耗殆尽时,人们开始抽签决定谁生谁死。(抽到最短竹签的那个必须去死,节约粮食和水。)
绝望中,也有人主动开枪自杀。
到最后,剩余的几个人不得不吃同伴的尸体续命......
整部电影的场面效果非常给力。
航拍镜头下,碧莹莹的洋面,一叶孤舟;孤舟下面隐隐约约是一条巨型鲸鱼的身形,看得人热血沸腾。
虽然导演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讲述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显得有些冗长。
但是电影特效部分还是一流的:
(横扫捕鲸船,霸气侧漏)
(拍飞船员,一泻千里)
(空中转体两周半,傲视群雄)
每一个动作都兼具视觉冲击力和画面美感。随便抓取一个镜头都能留给观众无限遐想。
当然,电影的重头戏还是在于“船员漂流在海上饱受饥饿、恐惧、绝望折磨,最终演化成相互残杀、同类相食。”
最精华的内容也不是画面的精彩度,而是在于剖析人类向道德挑战的极限——
8人靠吃同伴尸体幸存,这样的行为有违法律还是有悖道德? 这个问题曾一度引发了世界性的争论。
但君君今天想说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捕鲸”这件事本身。
为什么捕鲸?200年前为了燃料,如今是为了食用。
图片出自网络
在日本最南端的生月岛上,许多餐馆都供应鲸鱼肉,这项传统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然而从全球角度来讲,鲸鱼并不是可以无限攫取的资源。
欧洲和北美同样捕鲸以提取鱼油,再加上日本的捕鲸传统,这最终会把各个地区内的物种耗尽。
现在,南极海域已成为那些过度捕捞本地资源国家的最新狩猎场。
图片出自网络
很多人都指出日本进行的所谓“科研”捕鲸完全是扯淡,全球环保人士和国际捕鲸委员会对日本的疯狂猎杀也进行了干预。
但日本不顾国际舆论,仍然一意孤行。
图片出自网络
我们再回到这部电影,当人类对大自然进行疯狂破坏的时候,大自然何尝好脸相对?
电影何止嘲讽曾经人类的贪婪,简直是赤裸裸的讽刺了人类贪婪到了骨子里的病态嘴脸。
影片最后,当人类发现石油这种新燃料的存在时,终于将目光从鲸鱼的身上移到了陆地。
然而君不见,今日石油生产之地的中东,人间炼狱般的存在......
未来世界,石油耗尽,新能源出现,拿下一场残酷的争夺又在哪里?
对于日本,当鲸鱼、海豚,甚至所有物种被捕杀殆尽时,你们是否准备如电影里一般,将最后一场饕餮盛宴锁定人类?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